建筑业营改增,不安内,何安外,应对并不是过节的衣服看谁“炫”|署名文章|前沿资讯|翰邦研究院
  • 署名文章

建筑业营改增,不安内,何安外,应对并不是过节的衣服看谁“炫”

Posted by 第三只眼 | 2015-10-13 |

热热闹闹的营改增培训,小道消息满天飞,难道这就是我们面对的营改增?有时存在鱼目混珠的感觉,一方是想忽悠挣钱,其实俺们的老板们谁也不是傻子,都是精明人,但是面对营改增,如果心里有底,且充分知道利益在哪,红线在哪,就够了,事就安排同事做吧 !
 
何先说建筑业,这个可能实施的最早,2015 年的一块石头就要落地了,不管预测的是 7 月还是 10 月,预测的再准(或号称有内线)用处何其大呢?水平很高还是线报最牛,但这些都是环境,对谁都一样,现在我们要看不一样的,这才是各家的内家拳。想当年(其实也就 2014 年),邮电通信业行业营改增,人家也是一穷二白的打的天下,虽说政策较多不明确,但是人家也是真实的演练过了。
较之我们的理论探讨、讨论、呼吁,这才是干货。(这里不谈争取低税率的一些报告中的应对申请,反正缴税嘛,国家定的少就是企业得便宜,定的多,企业就多缴,这里就看政府部门如何考虑了)。
 
1. 容易误解的几个地方
 
因为购买沙石等类交易,缺少抵扣的进项发票(或相关企业是简易征收率低,开具的发票抵扣的金额也小),而如让其差额计算销售额,这本身就是扭曲增值税,无非就是给个特殊照顾的政策,本身一点意义都没有,今天你特殊,明天还有特殊的,理想的增值税,这个目标恐怕不是 2015 年真能实现了 ! 哈,真希望再活 500 年看看 !
 
税率 11% 定的过高,本来就是试点,结果没有试点就说高,是不是高先拉出来蹓蹓看,其实增值税的税负,是波动性的,而不是只看试点的几个月,要结合投资整体来看,全行业纳入营改增后,进项会相应的增多,二是很多人忽略了设备采购的更新,往往是周期性的,在没有达到更新之时,去与当前建筑业营业税税率 3% 比较,考虑到人工成本占较大比重,肯定是不合算的,从之前历轮的税负测算来看,不着边的挺多,因为站的出发点不同,想法的着力点也不同,数据来源不同,结果也不同。预期建筑业的适用税率从 11% 降到 6%,估计这
真得看总理考虑哭哭啼啼的企业们打的申请的作用了?
 
现在考虑税负转移,基本上是一厢情愿,建筑商这么多,不是离了谁就活不了,竞争的压力难以让税负的转移转嫁到购买方(这与理论上的消费者是真正的负税方考虑方式不同,天真的认为,消费者是税负的承担者,得能提高价格为根本,我们现在就不差便宜货,尽管使用后才知道,还是要买质量好的),无论消费者负不负税,给 1 元与给10 元,交了税余下的更多,自然是建筑商的,所以天天光喊理论基本上只能画大饼了。
 
2. 建安营改增可能突破的几个地方
 
虚假发票的问题,这里面,水份如何挤,肯定是存在不主动坦白出来的,那营改增就是一个妙招,让法律责任挂于企业与人身上,这就对了,省得只有所得税管管,也管不到位,增值税一管一个准(不是不报,时候往往不到)。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办法活的节奏,为何,现在很多企业说几流合一,这个政策还真需要做一些改变,因为目前的大型企业的资金中心管理,难道都违规了不让抵扣,要不查查都补税吧,这估计多少年都不用稽查了,而公布于报的,估计捉到那几个只能算
是典型了。分包的问题,营业税下,分包、转包,搞的自己都晕,在增值税下,就是凭票抵扣,爱如何操作(违背其他的法规那自有其他的处理手段,比如不让转包的规定)。简单有效,不要让税务机关去判断这是不是分包啊,是不是转包之类的有点无聊的工作。“甲供材”计算营业税,这真是解释的比较苍白,征的税,违背公平竞争,市场自然会考验,因此这个“甲供材”,除非还想着有点税的影响,保留的意义表现在哪里呢。机构所在地与劳务所生地的税源之争,这个问题可能还真不好办,为何呢,有钱谁都看到了,所以营改增估计还是难以突破的,但是最好别让去施工地申请代开发票了,预征一下得了,不然让购买方也难受,申请代开方更可能被要求多征点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什么的,有苦难言。象北京一样,外来施工的先来登记,这样信息就有了,不要再以发票作为压制的手段为好,简化市场效率。境外施工,这几年,境外的活不好干,有时碰到几个境外政治事件,往往亏的很大,所以呢,这块的免税优惠政策还是要考虑延续的。
 
3. 企业要做的营改增的活,如何做
 
这也正是俺们的关注点,比如常规看,出一本手册、发几个制度、做个系统,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 
一是营改增,领导估计都重视了,舆论与培训机构天天说的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了,如果规定财务人士主导啊,这样显然不够,营改增是全员的事,如何让相关部门支持与配合,是必须上纲上线的,不能光喊狼来了,而没有应对措施;
 
二是预算要花多少钱,现在的营业税打印机还能不能用到增值税身上,专用发票的开具要备多少税控工具,估计今年的营改增,可能等不及网上自动认证,仍需要考虑扫描认证的设备(但估计也快取消这块肉了,有多少商家与其中的人士会难受呢,肉没有了),要买多少个扫描仪,买什么样的,集中结算的,扫的专用发票如何保管,集中财务做账的,扫描的信息如何早些就影像完成扫描工作;
 
三是要增加、调整多少人手,原来有兼职人员,或最多有个办税人员,营业税一算就是个结果,现在要统计开票、认证数据、视同销售,甚至还有差额之类的,要增加多少人手,需要专用发票的客户的信息如何处理,都是个难点;其实就要看领导给不给安排人,现在不是说信息化很高,机器人时代了,还是需要不同岗位的风险控制、操作与核对程序的;
 
四是税会差异调整,建筑业本身的预付、验收、终验等往往是一个结算点,但人家会计与所得税却并不认账,所以其间的差异核算管
理,很有必要,不然会被严重整晕的;
 
五是营销方案如何做,是自己包工包料,还是建设方包,其承担的税款是不一样的,如以建设方提供,那它的抵扣方面,涉及到代购如何办、涉及到打包的合同如何确定条款,这些必须自己搞清楚,避免落入不明不白纳税风险之中,做了好事自己还要缴冤枉税就惨了;
 
六是过渡期,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一些事,如建筑材料,何时买、何时结算、何时完工,这些还有时日规划,如果有办法将营业税的票据变化。
 
七是红线与风险,现在大家最害怕的是增值税了,工作风险大了,其实正正规规做生意,基本风险不大,就怕想招的人多,再编瞎话就不
好编了。有一些红线,大家必须清楚,有一些风险,那看值不值得做,并不是说增值税了,生意都不做了,没有风险的生意,地球人都不知道往哪里找呢;
 
八是集团公司的管理框架,总机构往往是苦口婆心,但同时也多存在眼高手低,那就得依靠下面的同志们工作,如何知道下面是否有风险、是不是天下太平,这些都是需要结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应对的,是预警式,还是检查式,还是系统固定式,这些就看领导如何拍板,下面如何有效的实施。基本上这是一块成熟的增值税体系;
 
九是关联方的内部交易,如何不产生资金外流,这是从现金管理方面考虑的增值税的应对,其目的是不要轻易掏自己腰包的钱缴税,除非逼的没有办法了。
 
先忽悠一下,顺便自己学习学习,推进俺的新年工作,有事不怕事,加油。


下一篇:同志们的实操案例,视同销售调整利润(正或负)